近期,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价格大多徘徊在6.85-6.95区间范围内,10月底曾一度冲高至6.98。由于强势美元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诸多因素影响,离岸人民币价格屡次遭遇“破7”的考验。但是最终都无功而返。那么人民币未来将会何去何从呢?
 
从货币政策来看,美联储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议息会议中删除了“将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措辞,并且即将在接下去的12月份再度加息,预计2019年将再加息3次。而中国央行目前依然实行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从具体数据来看,美联储自2015年12月以来3年加息8次,中国央行还没有加息。且今年以来大约每3个月降准1次,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因此也导致了中美一年期国债利率出现了10年来首次倒挂,也就是说美债收益率超过了中国国债收益率的情况。即便从10年期国债利率来看,中国国债利率也仅仅高出美国国债利率27个基点。这个数据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势必将冲击境外机构购买人民币资产的热情,也吸引国内资金换汇冲动。
 
美国偏紧的货币政策与良好的经济增速密切相关。预计2018年美国GDP增速同比可以达到3%,通胀率CPI数据预计在目标值2%以上,这些数据都支持美联储加息。但是目前中国央行加息的基础薄弱。根据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报告显示,今年下半年国内经济情况“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同比仅为6.5%,为近十年以来低点。
 
央行前顾问黄益平18日称,由于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中美利差不断缩小,如果明年美联储还要再加3-4次息的话,中国7天期的逆回购利率可能会低于美国联储的隔夜利率,这会对我国的外部金融环境,尤其是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新的压力。另外一方面,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有宽松压力。黄益平称,一方面是外部货币政策的紧缩,一方面是我国内部经济的疲软,使得央行货币政策决策变得非常艰难。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主席发表讲话时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同时正在加快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今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8%。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总体势头会继续保持下去。同时,建行副行长黄毅在出席“第九届财新峰会欢迎晚宴”时表示,他对明年的宏观经济非常有信心。“我对未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的整体判断是会更加积极主动作为,特别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在刺激需求方面比货币政策更有效。”汇价维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短线呈收敛三角形整理形态,汇价围绕6.94上下波动,预计短期快速破7概率不大,短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对汇价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