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托
 
1)汇价在长期下跌后陷入长时间的底部盘整,空方抛压减轻。长线投资者开始入场以缓慢且试探性的方式推高价格。
 
2)随着价格回升,5 日均线第一次超过了10日均线,表明5日内买进交易者平均成本已经超过了10天内买入的平均成本。在有盈利的刺激下继续吸引买家,推动5日均线突破20日均线,且之后10日均线突破20日均线,最终三条均线封闭成一个三角形“托”,三条均线向上形成多头排 列,从而展开一轮多头行情。
 
3)在长期下跌的末端这种三角形“托”几乎是底部的代名词。价托的支撑线其实是由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这个点位的水平线所形成的。



澳元/美元自2013年以来持续下跌,之后陷入区间震荡,卖压开始缓解。但去年年底的一波创出新低的跌势暗示市场沽空动能达到极限,也增加了汇价反转的几率。价托的出现增加汇价中期筑底的概率。在三角形覆盖区域内构成支撑区域。

价压
 
汇价经过长期较长时间的上涨之后陷入高位盘整,空方抛压加重。长线投资者开始沽空,导致价格逐步下跌,5日均线第一次下破了10日 均线,这说明五天内新卖出的投资者平均成本已低于十天内卖出的平均成本,亏损状促使更多人卖出,进而引发5日均线跌破20日均线,最终10日均线跌破20日均线,最终三条均线封闭成一个三角形压,这种循环继续强化的话,三条均线将向下形成空头排列,从而展开一轮空头行情。

自2013年4月以来英镑/澳元一直长于长期牛市中。不过2015年8-9月陷入高位盘整,录得两个顶部,暗示变盘风险。9月中旬出现价托后出现一波跌势,即使之后的反弹也没有突破三角形所辐射的阴影区域,因为其发出的筑顶信号依然是有效的,2015年11月也在该阴影区域下方受阻并大幅下挫。当然结合其他指标,如连续的大阴线表明踏空气氛明显,也增加了筑顶的几率。

在技术分析中,每一种指标都有利有弊,不可一概而论,应结合各种指标评估才会增加预判的准确率。